首页  > 赛事数据统计 > 业余人物采访

业余人物采访

赛事数据统计 2025-08-11 22:18:31 7535

问:你是怎么做到的?

答:我觉得首先是执着,跟我性格可能也有关系,从小干什么都比较投入和执着,中学钻研计算机就搞成了半专业,自己就编了病毒程序,大学从零开始练电贝司组乐队,毕业时差点搞成签约乐队,打球也一样,现在的水平不是我设想出来的目标,而是功夫到了水到渠成的结果。

其次我觉得还得敢于挑战,敢于尝试,不怕输,不怕出丑。跟高手打一场下来总共没得几分,这情况我也经常有,被打的非常狼狈更是常见,有时我都觉得对不起“观众”,但坚持下来,差距逐渐就缩小了。

问:能和大家详细说说你是怎样从3.0一直升到现在的5.0,每个级别你都是怎么突破的?4.0是业余高手的门槛,挡住了大多数业余球手,你觉得自己突破的关键是?

答:一是“苦练”,二是比赛。当然每个级别的升级都各有要点,我分别说说。

3.0到3.5,需要有强项,有短板没关系。我03年非典时期放假天天练球,打造了发球和网前技术,发球局纯打发上,底线技术略差,但比赛中根本不需要。不夸张的说,那时我的发球落点准确度可以达到放个水瓶子当目标十中一,比现在准。就是说有2、3个强项,其他的胡乱对付,也足够在3.0里赢球在3.5里存活了。

3.5到4.0,短板不能太短。我打4.0一开始老输球,小组出线都很难,主要是发球上网不管用了,没其他得分手段了。那只能练底线了。那时有个场地能租发球机,还有人给捡球的,我最高纪录是连打2小时左右摇头的发球机,中间不带休息的,我掐过表,3秒钟一个球。场地老板说没见过这样的。底线有进步以后,凭我的其他技术,在4.0站住脚是可以了。

4.0到4.5,圈子。技术当然是需要一直进步的,但总跟4.0的打比赛,升级的速度就慢了,因为来球质量、对手攻防能力甚至更多的打法类型只有在高级别选手中才能见到。但确实4.0的球友基数最多,4.5以上的球友难找。这个阶段我主要是通过比赛碰到高手,挑战高手,发现问题,自己总结练习方法,实践并调整。

4.5到5.0,我还在摸索,因为我现在也不能说就在5.0级别站稳了,但这个阶段我能感觉到需要把自己的强项发挥到极致,相对弱项适当练练就可以了。这个阶段对手大部分是有一技之长的,比赛就应该用我的强项掩护弱项攻击对手的弱项,如果碰巧我的弱项对上他的强项,而我的强项他又不弱,那就该我输球,赢不了他我还可以赢别人。实话说这种对手每项都是5.0+他就不是5.0了,只是暂时没有5.5比赛而已。

我从开始接触网球到现在,从来没有请过一次教练,所有的都是自己琢磨、看录像,大部分练球也是和水平比我低的人(大部分是我太太3.5-4.0和我父亲3.0),我会琢磨出一些练习方法在练他们的同时让我自己也能练到。所以希望我的回答有参考意义。

问:你现在一周平均保持几次的网球?训练和比赛是怎么安排?

答:现在打的确实不多,一周能保证一次和我太太练1小时。其他就是临时有个别朋友约着练练或打个双打,最多一周再有2~3次。所以现在凡是打球我都很认真,不放过任何一次击球的练习。如果练球,我基本是按照职业球员比赛日练球1小时的流程,就是提前场外热身,直接大场底线,截击高压发球,小比赛。我认为他们的训练流程非常合理实用,当然换我们打因为没有教练给捡球,回合也没有他们那么多,流程走一遍会比他们时间长,他们1小时,我们大概需要1个半小时。

比赛方面,我现在时间原因很少出外地比赛,大部分打打北京的业余比赛以及分级赛。能保证平均每2周至少打一次比较正式的单打或双打比赛。

问:虽然你只是业余球手,但我们都知道你对网球的热情很高,练的比一般业余球手专业,能分享一下你正常情况下一周的练球计划吗?

答:近期确实练的不多,前几年每周可以练球3次以上,每次一小时,基本按照我刚说的1小时练球方法,有时穿插练一些专项的技术,比如跑动击球之类。前几年我借鉴了NBA训练的方法,他们是先练力量然后练球,模拟比赛末段筋疲力尽时的状态,我一般是跑3、4KM,做几组上下肢力量练习后再练球,我觉得很有用。当然刚开始时打球就没谱了。哈哈现在我练球时间有限,所以体能力量练习只能安排在非打球日了。

问:你觉得结婚有小孩的前后对你的网球有什么大的变化吗?你是怎样做到有小孩后还能保持比较高强度的网球?

答:这首先要感谢我太太,她非常喜欢网球,也非常懂网球,有孩子以后她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工作,特别是牺牲了很多自己打球的机会让我打球,她这份付出令我更珍惜在场上的时间,所以一旦打球,我就不遗余力,争取不掉队。当然,有孩子以后时间没那么自由,精力也有所下降,强度还是降低了,以前我经常跑步和健身,现在也大大减少了,反映在场上体能状况明显不如以前了。

问:你每年都会到中网赛场拍球员训练和比赛,我们都知道职业球员的技术学不来,那你是在中网赛场是怎样学习职业球员的东西?你觉得哪些东西我们是可以从职业球员身上学到的?

答:我自己的技术就是拍摄录像自纠的,所以我认为拍摄一些职业球员的视频是很好的学习。要点就是一定要放慢动作,要研究他们的各方面,预判、启动、站位、步伐移动、肢体动作、击球拍面、随挥、回位等等,每一点都值得学习,其实也不是完全学不来,只是因为练习时间有限,不可能全学,要把他们最精华的部分运用到自己的技术当中。业余选手每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不同,每个人需要吸取的精华也不同,但如果让我选,我希望得到职业选手的步伐移动能力,有这种能力你全用大陆式把球推回去都能赢球,因此我觉得步伐移动是第一学习要务,能不能学到就不好说了,哈哈。

问:现在业余里有越来越多有一定专业背景的年轻选手,和他们交手你是怎样一种心态?

答:其实也有的打,但我最怕遇到年轻的魔头,20拍不失误左右拉上旋,这种最厉害,耗体力是真耗不过,给他普通的变化球他也不失误,只能采取非常规球,但失误率明显增高。倒是进攻型的“小专业”相对容易对付,毕竟能打业余比赛的还是业余的,连续进攻5、6拍不失误是很难的,如果再给他深浅高低的变化,还是有一些取胜的可能性的。但可怕的是现在无论是职业还是业余,都在向魔头型发展。

问:俗话说“单打怕少壮,双打怕老狼”,单打还打算坚持到什么时候?有转攻双打的计划了吗?

答:我其实以前一直双打比单打好,但最近几年单打打的多,技术类型就向单打倾斜了。双打提高一样需要多打比赛,但是精力有限,有舍才有得,所以现在我的态度是双打有就打打,不提高也无所谓,只要逐渐在实战中把现有的技术综合运用自然就会有所进步。

同时,我觉得单打可以带动双打水平提高,这好像也是职业网坛的趋势,单打球员去参加双打一点都不吃亏。

陈坷和他的搭档王洋夺得2016 CRT中网级别联赛第二站5.0双打冠军

问:听说你太太也是个业余好手,你们是因为网球走到一块的吗?

答:我太太也喜欢运动,认识我之前乒乓球、攀岩、骑行都搞过,认识我之后我带她打网球,其他运动她都不沾了,可见网球的魅力。网球是我们的共同爱好。

问:你和你太太在两三年前的南京业余白金赛混双勇夺冠军,夺冠征途里也击败了几对混双圈里的顶尖组合,你们夫妻档是怎么做到的?

答:简单说就是无欲则刚。2013年我们还没有孩子,那年夏天经常去外地打比赛,CTA open南京白金赛我们一看签表心想完了,太强了,估计小组都不一定能出现,即便出现没准也是一轮游。所以整体心态也非常放松,8进4、4进2和决赛都是面对国内赫赫有名的高手,我们也是抱着挑战冲击的态度,居然都赢了,甚至决赛都把对手打懵了,大比分赢的。

当然从技战术角度,我们发挥的也很好,我和太太的混双战术上是以我为主导的,但我太太基本功也比较扎实,还能经常打出神来之笔。南京赛我们根据对手的特点,总体战术上其实就是两个字——示弱。看职业赛会发现,纳豆的特点是示强,即便在他特别累或是受伤的时候,他仍然不表现出来,而小德穆雷的特点就是示弱,动不动就捂胸喘气或者显得非常累。当你确实有优势是强者的时候,示强是没问题的,但均势或者弱势的时候再示强,很容易被对手看穿,而且对自己的心理压力是极大的。当然,我们的示弱不是表现在“喘气”之类,而是在技战术方面,比如对手发球局我们该双底线就双底线,甚至我太太接对方男球员发球时我有可能退到底线后三米,这意思就是我接不好你发球,你能发我ACE就尽管来,这样我们自己心理就会比较放松,感觉每得一分都是赚的。

但实际上,我们这种站位也是经过考虑后调整出来的。当时我就和我太太说,“对方男的发球女的站网前,你随便接,哪怕接到对方女的手中都没关系,我往后站防他们的高压,让她放小球,真能放的好算她厉害,你放心,再知名的女选手截击水平也都是纸老虎,她能放出来我也能追上,然后我跟她斗网前肯定我占便宜,你就在后场随机帮我补位。”

这是我们战术的一例,当然还有别的,对手有底线型的有上网型的,我们临场上再有一些调整,总体上还都work,这样我们就越打越有信心,我太太简直发挥出了90%训练水平,把斜线、直线穿越、挑高球运用的变幻莫测,我们就赢了。

2013年我们外地打比赛比较多,每一站我都记得很清楚,说的多了些,见谅。

2013年南京白金赛混双冠亚军合影,右边组合就是陈坷和他的太太张立

问:我们看到不少业余夫妻档因一起打比赛搞得夫妻关系剑拔弩张,在赛场上吵架,有个别严重的甚至会大打出手,你们俩夫妻还能做到相敬如宾,是怎么做到的?有什么秘诀分享给其他夫妻档选手吗?

答:夫妻档确实是很难出成绩,大打出手我倒没见过,场上吵架是家常便饭。我们夫妻也不是神仙,吵架在所难免,而且我这人自控能力差,场上一着急也会口无遮拦,在正式比赛中会少一点,在日常我俩练球时太常见了。好在我太太有涵养,大部分情况不跟我一般见识,有时我说的道理是对的只是态度和说话方式不好,她就也能理解。吵架必然是双方的事,一个巴掌拍不响,有一方退一步就吵不起来了,这在场上和场下生活是一样的道理。

如果说秘诀,就是越大型的比赛场上压力越大,情绪崩溃临界值就越低,这时我就要说的越少,场上比赛别以教练的身份自居,说话方式要把太太当成普通的女性搭档,场上多表扬少指导绝不批评,如果输球赛后一定先找自己哪里发挥不足,最后再说一两句太太哪里发挥不足,真正的分析等一天以后再说。

当然了,每个家庭不一样,肯定还得自己调整了。

问:作为一名单反选手,现在的底线网球打法对单反选手越来越不利,而你的单反却相当扎实稳定,是怎么做到的?有什么秘诀分享给其他业余单反选手吗?

答:实际上我觉得反手无论单反还是双反,由于肢体动作固定,比正手更不容易变形,重压力下反手的稳定性是高于正手的。举例你看费、纳、德、穆这些人的输球大部分不是因为反手,而是因为正手发挥不好。

就业余选手而言,有一定水平基础的单反选手,无论他比赛中以抽球为主还是以削球为主,反手的稳定性都不是问题。但单反处理球确实有局限性,包括职业也一样,你很难抽击高过头的球,也很难在身体侧后方抽球。所以对于业余选手,特别是大部分3.0~4.0水平的单反选手,我认为应该在强化基本功的基础上,增加变化,用反手过渡,正手得分,甚至可以采取格拉芙模式,反手只削,正手狂抡。无论如何,单反选手的削球是必练科目。就我所见,国内业余圈打的好的单反选手,大部分拥有强力正手、优秀的发球技术、扎实的截击技术,能够混合运用技战术的变化是他们最大的特点。

有人说削球双打是不是会吃亏,我觉得其实真不见得吃亏,一是削球接发可以上升点迎前抢节奏,对手也不好抢网,二是双打底线相持更容易侧身正手,即便削球也可以控制落点,而且削球还便于随上,三是你也不可能完全不会单反抽球啊,格拉芙其实也会抽球嘛。

问:今年你参加了USPTA职业教练认证,为什么会考虑到考虑职业教练证书呢?考取的过程有什么深刻感触吗?

答:了解美国网球教练员协会(USPTA)是有一年到美国旅游,在法拉盛美网的赛场看到一个规模很大的比赛,水平相当高基本在5.0~6.0准职业的水平,疑惑美网不是刚打完了吗,后来一问才知道是USPTA教练员的内部比赛,顿时对USPTA心生敬意,没想到美国的教练水平那么高。后来到美国出差,间歇打打美国网协的比赛,认识了一些USPTA教练,非常敬业,不但教授的水平高,而且实战水平也很高,当时就心想一定要去参加一下了解了解,但当时没有时间,后来在国内看到有USPTA的培训认证,就报名参加了。

我不是网球的从业人员,但我认为眼界视野要开阔,多接触新鲜事物绝对是有好处的。参加USPTA本来只是想了解教练员这个职业并且学一些训练方法来训练自己,没准以后也能训练我的小孩,但我的收获远不止如此。

最大感触是USPTA考试内容非常全面和严谨,包括理论、教学、喂球、击球技术等多方面,哪方面差一点总成绩都会受影响,其实这也是美国教育的一个小缩影。我属于学霸型的,(哈哈),并且逻辑思维比较清晰,写东西分析问题难不倒我,所以理论考试还不错据说是北京考点史上最高分。就是击球考试的要求很高,包括发球、底线、截击、高压、挑高球、放小球,每个科目还要求不同的落点和旋转都得达标。考前我还特意练了一下,拿内角平击发球举例,放松状态下我可以连发20~30个不失误,结果考试时考官往我身后一站,一紧张上来就发俩下网。在这种压力下,各个技术科目都要不失水准,最后才能考到职业级乃至顶尖职业级的教练认证。我很幸运,在压力下没有完全失常,最终通过了职业级教练的认证,一方面证明了自己收获了自信,另一方面也确实发现了自己技术的短板,特别是压力下哪些技术容易失误,以后自己练习又有了目标。

问:你对自己未来的网球水平还有什么期待,着力培养小陈坷的网球啦?(笑)

答:哈哈,我们夫妻都喜欢网球,孩子肯定也少不了接触网球,但孩子还小还没到培养的时候,而且他的路他自己走,强扭的瓜不甜,能当个爱好就不错啦。

我自己的水平还有信心再提高,以前有个梦想是和太太一起拿一个大点的冠军,居然实现了,还有很多梦想,现在不能说,等实现了才能说出来这是我原来的梦想,哈哈,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。

问:最后一个问题,作为一名纯业余选手,你对网球的投入和付出那么大,那么,你是如何平衡好网球与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?

答:我公司现在做一些工业用的电子产品,研发生产销售都要管,确实挺忙,孩子又小,我特别感激家庭对我的支持,所以晚饭时间以及给孩子洗澡刷牙由我负责绝不会错过,一般情况下晚上8点前不会安排打球。对网球我大部分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,有时朋友场地8、9点以后没人临时约我去打打,有时没球打,我会在家或楼下练练挥拍,有一段时间我早晨6点起来出去跑步和练挥拍练力量。

总之,我觉得既然热爱,就要坚持,坚持就是胜利。

附:陈坷近年有代表性的网球成绩

2011.8 北京国际网球挑战赛业余团体赛,冠军

2011.9 昆仑山杯网球公开赛,单打冠军

2011.10 第六届八喜杯省市家庭网球赛,混双亚军

2011.10 CRT中网级别联赛,华北赛区5.0混双冠军

2012.7 中国业余网球公开赛(CTA Open)秦皇岛白金赛,混双季军

2012.10 杰卡斯杯业余网球公开赛,分站赛单打冠军,总决赛混双亚军

2013.7 中国业余网球公开赛(CTA Open)南京白金赛,混双冠军

2013.10 八喜杯省市家庭网球赛,冠军

2013.10 Tennis123分级赛4.5单打,冠军

2014.10第五届《网球天地》杂志团体赛,亚军

2015年三次参加Tennis123分级赛4.5单打,2冠1亚

2013~2015连续三年参加Tennis123分级赛4.5单打年终总决赛,2015年获得亚军

2015.5 CRT中网级别联赛第一季,华北赛区5.0单打亚军

2016年Tennis123分级赛5.0单打,两次亚军

2016.10 CRT中网级别联赛,华北赛区5.0男双冠军,总决赛男双亚军

最后,奉上一小段陈珂练球的视频,是早两年陈坷来深圳约我们打球,我和他底线对拉,好友周文胜教练帮陈坷拍下的一段视频。(附慢动作回放)

以上图片全部由陈坷提供。

长按 识别二维码 关注OneTennis

(订阅号:OneTennis)

你们的赞赏,我们的动力!

人赞赏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友情链接:
Copyright © 2015 世界杯决赛|女子乒乓球世界杯|世界杯数据统计分析网|cl-js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